近日,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樂聚機器人”)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道禾源信一期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無錫上汽金石創新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茅臺金石(貴州)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津嘉鴻叁號綠色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實探針(杭州)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注冊資本也由190.235萬人民幣增加至226.8683萬人民幣。
這波新股東陣容堪稱 “豪華配置”,既有國字號力量入局,又有東方精工、上汽、茅臺等跨界大佬站臺,再加上一眾資深投資機構的加持,樂聚機器人瞬間成“香餑餑”。 值得一提的是,7月21日,東方精工集團發布公告稱,與樂聚機器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方向,在生產制造、場景拓展、業務推廣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合作期限為五年。 而由茅臺與中信金石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茅臺金石(貴州)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加入,更是給這場資本盛宴加了把“料”。近年來,這位白酒行業的 “老大哥” 正積極擁抱數字化。 2018年,茅臺與京東集團X事業部展開技術應用交流,在其本部中華新區酒庫車間試點“倉庫巡檢機器人”。今年3月,昆船智能中標了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壇廠包裝物流園項目-A園倉儲設備購置項目,金額為2.08億元。此外,5月,茅臺投資了專注大模型技術創新與應用轉化的面壁智能。 回溯來看,樂聚機器人在本輪融資前已獲得騰訊、深創投、洪泰基金、玖兆投資等機構的戰略投資。其中,騰訊與其的合作尤為緊密。近日,騰訊RoboticsX實驗室等聯合發布了具身智能開放平臺Tairos“鈦螺絲”,這是國內首個以模塊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開發工具和數據服務的具身智能軟件平臺。樂聚機器人作為首批核心合作伙伴之一。 從創業初心到多元布局 彼時,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還像一片尚未開墾的荒漠,整條幾乎是“無人問津”的狀態,但也有會“逆潮而行”。 2016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90后冷曉琨懷揣機器人夢想,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師兄弟,一腔熱血奔赴深圳,聯手創立了樂聚機器人。這家專注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智能機器人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高科技企業,憋著一股讓全社會共享機器人便利的勁兒。 目前,樂聚的產品矩陣涵蓋通用人形機器人、中小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編程教育系列機器人、醫院物流機器人、重載運輸機器人等,持續專注于機器人在科研教育、智慧醫療、重型運載、智能家居、工業制造等多元場景下的落地應用。 創立首年,樂聚機器人就甩出了一張“王牌”——國內首款可快速行走的小型雙足機器人“Aelos”,專為人工智能教育場景打造,足跡已遍布全國5000多所學校,惠及超千萬名學生。這個“小家伙”還曾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代表,亮相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 2022年,樂聚機器人參與研發冰壺機器人,為北京冬奧會助力,主要輔助運動員進行訓練。 而讓樂聚機器人“破圈”的,當屬2023年12月正式發售的高動態人形機器人“夸父”。 “夸父”是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自研一體化關節,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底氣十足;可搭載開鴻傳感器,拓展萬物智聯場景。 “夸父”一亮相,合作的橄欖枝就紛至沓來。 同年年底,樂聚機器人與海爾家庭機器人達成了戰略合作,計劃推進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在海爾智慧家庭場景中的應用及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 2024年3月,樂聚機器人與海爾機器人聯合展出了國內首款面向家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這也是雙方在“人形機器人+智慧家庭”場景應用下的最新探索成果。現場的“夸父”不僅秀了跳躍、快走的“運動天賦”,還展示了洗衣、澆花、插花、晾衣服等“居家技能”。 數日后,樂聚機器人又與華為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共同探索“華為盤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打造通用具身智能解決方案建設“人形機器人+”開放生態平臺。同年6月,搭載盤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夸父人形機器人亮相華為開發者大會,在工業和家庭場景里展現出泛化潛力,讓人看到了無限可能。 樂聚和華為的緣分可不止于此。2024年11月,華為云(深圳)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運營正式啟動。樂聚機器人作為第一批優選伙伴與華為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錨定具身智能制造領域依托在大模型、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優勢積累,將進一步深化“盤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機器人”融合應用。 今年6月,樂聚聯合中國移動、華為發布業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機器人,攻克了高并發場景下的多機協同、實時決策等技術難題。其實這不是樂聚和中國移動第一次合作,之前雙方就推出過“AI+產品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及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產品,算是老搭檔了。 技術落地的腳步從未停歇,樂聚機器人正馬不停蹄地將人形機器人的身影植入千行百業。據悉,樂聚機器人的產業化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科研場景;第二步則拓展至工業場景,逐步進入汽車工業、3C 工廠;第三步,布局家庭康養場景。 當前,除了企業間的強強聯手,樂聚還和山東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院所搭起“產學研”橋梁,讓實驗室里的新技術、新產品能更快跑到市場上“發光發熱”。 工業戰場上,樂聚的動作同樣迅猛:與合肥市瑤海區簽署合作協議落地工業人形機器人板塊,重點圍繞汽車工業、白色家電等場景,帶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伙伴合力解決行業典型痛點難點,與蔚來汽車等生態合作伙伴單位一同,打造工業場景人形機器人通用解決方案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與江蘇亨通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人形機器人專用線束的共同研發、相關線纜產品的設計與生產,并推動人形機器人在線纜生產制造、碼垛搬運等場景中的示范性應用。 康養領域,樂聚機器人與蘇州康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智能陪伴、社交互動、巡檢監護等示范場景需求為切入點,合力打造護理場景下的智能感知巡視機器人、養老醫院場景下的物流配送服務機器人、針對認知障礙老年群體開發基于大模型的對話聊天人形機器人;與湖北數旅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智慧文旅、康養服務、研學教育等場景的創新應用。 ...... 一直以來,樂聚都堅持“兩條腿走路”,一邊深耕創新鏈,打磨核心技術;一邊布局產業鏈,推動場景落地。今年1月,樂聚已完成100臺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交付,按計劃,全年產量將達到1000至2000臺。 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樂聚正一步一個腳印,讓“機器人改變生活”的夢想照進現實。 寫在最后 當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處爆發前夜,既顯露出蓬勃生機,又面臨未決難題。技術層面不斷突破,從精密關節控制到 AI 大模型帶來的場景適配力,人形機器人已從實驗室走向小批量生產,在多個領域打開局面。 隨著 AI 與硬件融合、傳感器升級,人形機器人不會突然顛覆生活,而是在家庭、工業、康養等場景中,從概念逐步變成工具,再成為伙伴。前路雖長,每一步技術進步都在鋪就人機共存的未來。 文章來源:維科網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