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24日,以“具身智能與多模態交互技術的融合與突破”為主題的2025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大會在齊齊哈爾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志社主辦,山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聯合承辦,大會得到了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車與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機器人及智能焊接專業委員會大力支持,匯聚了眾多機器人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及行業精英,共同探討具身智能領域前沿技術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大會同期,藍點觸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煙臺睿感物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攜主打產品驚艷亮相并在現場演示,引不少觀眾駐足。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韓志強副所長、北方華安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程振軒、齊齊哈爾大學王志剛副校長、國家科技部二級研究員劉進長、山東大學李貽斌教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科技處董凱處長、哈爾濱工業大學付宜利教授、清華大學劉辛軍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訾斌院長、天津大學劉海濤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楊立軍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朱延河教授、廣東工業大學何昭水教授、東南大學李新德教授等200余位業內專家和學者出席大會。大會開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學段星光教授主持。
開幕式上,韓志強副所長指出,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熱點,具身智能是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點方向,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徑。2024年,具身智能入選中國工程院“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質生產力技術備選清單”;2025年,“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國家戰略層面的重點布局。當前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的爆發期,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浪潮推動了科技產業與養老服務、工業制造、物流運輸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韓志強致辭
清華大學劉辛軍教授作了題為《機器人技術與高端制造裝備創新》的報告,劉教授從機器人創新認知與機構學基礎、大型構件機器人加工技術創新、高端制造裝備發展愿景3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他重點介紹了“手眼腦”協同原位加工模式,其通過“手”“眼”“腦”的深度協同,實現了大型復雜構件在原位環境下的高精度、高效加工。
清華大學劉辛軍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朱延河教授作了題為《以人為中心的人機共融與智能協作機器人技術》的報告,朱教授指出機器人的核心使命是提質、增效、代人,強調在人機交互中,以人的需求為核心,實現人與機器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協作,同時與大家分享了團隊在移動雙臂協作機器人、系列化外骨骼機器人、外肢體輔助作業機器人系統、本體變構驅控一體、多源融合自然操控、柔順安全協同作業、人機協同作業、人機安全機制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天津大學劉海濤教授報告的題目是《高性能混聯機器人設計與應用》,劉教授指出高性能混聯加工機器人是機器人技術與機床技術的結合,開發高性能混聯加工機器人新產品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同時針對混聯加工機器人存在的工作空間、運動靈活度、靜動態特性等問題與挑戰,提出了基于對偶空間理論的規格化建模與綜合性能評價體系、“主參數設計策略+綜合性能驅動”的集成設計方法等解決方案。
天津大學劉海濤教授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碩研究員作了題為《機器人靈巧操作技能學習》的報告,他圍繞具有靈巧操作能力的機器人機構、靈巧操作的多模態信息表征以及靈巧操作技能的學習等內容向與會者作了詳細介紹,并提出機器人靈巧操作會朝著高保真的機器人視覺、觸覺、力覺仿真;基于高精度仿真的機器人靈巧操作技能學習;機器人靈巧操作技能的虛實遷移等4個重要方向發展。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碩研究員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科技處董凱處長作了題為《智能機器人發展思考》的報告,他指出,2024年中國智能器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378.9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50萬臺套,服務機器人產量1051.9萬套,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中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由2021年的322臺/萬人快速上升到2023年的470臺/萬人,預計2024年突破500臺/萬人。同時,他還提出了在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軟硬一體布局、構筑“軟實力”和“硬基礎”;大力推進智能機器人+應用;構筑行業發展的安全治理基石;堅持長期主義、辯證看待當前智能機器人的“熱”和未來發展趨勢等5方面的重點思考。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科技處董凱處長
此次大會設立了仿生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康養機器人等專題論壇,專家、學者圍繞機器人細分領域及人工智能領域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產業化路徑與標準化建設和跨學科融合等領域展開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積極推動學科交叉研究與合作,促進機器人行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攜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EI)、《科學技術與工程》(EI)、《機器人》(EI)等11家知名期刊,建立“快審快發”通道,共收到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齊齊哈爾大學等44所國內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征文稿件109篇,經評審委員會評審后遴選出10篇優秀論文,并進行頒獎。
為給青年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經驗的平臺,大會還特設了青年碩博快閃論壇,30余名投稿人熱情分享了他們在機器人領域的新成果和新技術,大家熱烈討論,開展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快閃論壇不僅成功搭建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更激發了青年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鼓勵他們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更好地助力智能機器人技術實現更大的突破。
2025 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大會的成功舉辦,為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搭建了一個高效的交流與合作平臺。隨著國家戰略對“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 的重點布局,以及技術與多領域融合的不斷深化,此次大會的成果將為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加速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行業在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中實現更大突破,為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